30小说网 www.xs30.com,最快更新隋唐大猛士 !
大家都在赶时节。
既要抢着把自家的地种下,还得去把军屯、官田也种下。军屯和官屯里虽有屯田奴,可军府的士兵,县乡的百姓,一样也还要轮流承担种官屯田的义务。
这算是一种杂役,基本上也是轮流着来。这种帮军屯官屯种地的夫役,和去官衙里做三班衙差的差役,其实性质一样。
官府甚至还会在农闲的时候,组织百姓去修河堤修水渠修城墙等。
在辽东道,每个百姓一年都要为朝廷免费服役二十天,这二十天是百姓的义务。一年未服满二十天,则还要纳交,也叫代庸。如果超过了二十天,则按超过的实际天数,最后来减免一定的租调。
当然,这种劳役只限节度使府和郡县征召的,至于乡村里自己的一些修路铺桥修渠这样的小项目,不在其列,算是乡民们自己的事情。
安东道现在六郡有一百五十万余万人口,十八县平均下来一县不过八万人口,这个人口基数还很弱,尤其是罗成的这个人口是把人都算进去了,不管你是奴隶也好,部曲也罢,甚至僧道妓女也算进去了的,这跟朝廷的户籍登记大为不同。
朝廷的户籍人口,是只登记良人,那些奴隶部曲僧道等是不入户口统计的。
百来万人口,占据着最好的辽河平原,更别说辽西也有大片肥沃的土地。
大量的田地,军屯官屯占据着约三分之一,而府兵郡兵和军官们占据着约三分之一,剩下的三分之一由其它百姓占据着。
另外整个安东道一百五十余万人口中,其中有近五十万人口是无地的,他们都是突厥奴隶、高句丽奴隶、中原流放罪民等,他们不是自耕农无资格授田分地,只得为农奴或者是佃农。
地广人少,加之又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没资格分地,因此现在辽东的府兵郡兵们手里个个都地很多,每个府兵手里最少也有二三百亩地,家族人口多的,甚至有上千亩。
好在这年头也没条件精耕细作,还要休耕轮种,粗放式耕种使的亩产不高,因此算是广种薄收,但有这么多田地,依然还是能够收益不少。
府兵们基本上都有奴隶和牛马等大牲畜,而军屯和官屯则又都是由官府提供牛马耕具种子,所以地虽广人虽少,但大家的效率也还是很高。
罗成今年还特意让有水源灌溉的良田种上了不少水稻,水稻的产量还是很不错的,比起粟麦普遍要高出不少来,只是对水要求高,一般地方种不了。
忙碌的一场春耕过后,田地里渐又安静下来。
这个时候,百姓们也终于有时间可以享受下安静。
早上的时候,各个屯子里,青壮男人们又开始提着长矛弓箭开始训练,在屯长们的喝令下操练。
孩童们也开始在节度使衙门统一设立的学校里,开始跟随着派来的先生们读书识字。条件简单,没有课本,缺少纸笔,那就折树枝做笔,以沙盘当纸。
屯里的学校很贴近生活,每天只上半天课,清晨上课,上到午时下课,下午就不用来了,可以在家帮忙干活,每天农忙的时候,甚至还会放长假。
来学校上课不需要学费,各家产的粮食疏菜干鱼什么的送点给老师做为束修就行,先生们有节度使衙门拔给的薪水。
当然,让人比较惊讶的还是这些先生们,其实都是以一群少年们为主。这群同样稚气未脱的少年,有的才十一二岁,大的也不过十三四岁,他们多是从罗成的义儿营中出来的。
在营中时,他们一边学文,一边练武,当年纪大些后就会加入到军中,做军官们的侍从,在军伍中历练。
而现在,罗成把义儿营中的一些少年,安排到各个郡县的屯子里来当老师,给孩子教课,他要求这些义儿们每人要在屯子里教满两年书,然后再进军营做军官侍从。
虽然他们年轻,但屯庄里的百姓们,对他们却很尊敬。
一来大家都称他们为大帅的孩子,二来他们虽年轻,可却都能读会写,这年头,十个人里有九个人不识字,普通百姓根本没有机会读书识字,所以对于这样免费的读书机会,他们是非常珍惜的。
农闲下来。
各军镇和郡县,也重新开始征召青壮们轮番去集训,也有征召百姓去修路筑城修河,还有来雇佣百姓去挖矿造船打铁的。
辽河两岸,一片生机勃勃。
从辽西到辽东的官道上,无数的商队运送着货物前来,又带走许多从辽东采购的牲畜皮毛返回。
而北边的许多契丹、奚、室韦、霫等部落,也都赶来辽东互市交易。
就连东边的靺鞨人和高句丽人,也忍不住派商队过来交易。
辽西的望海镇,辽河口的营口城,辽南的大连港和旅顺港,现在也都异常的红火繁忙,无数的船只往来,载来一船船的货物,甚至也源源不断的从中原送来闯关外的流民百姓。
对于商业贸易,对于边市交易,罗成是积极的倡导着,哪怕他推出了中原没有的工商税,可依然阻止不了商人们的热情。
盖因虽有税,可无费无捐,只要进了辽东,便能一路通畅,没有人勒索没有人打劫,而且相比于中原的混乱,现在这边十分安定,商货需求极高,经商就是为赚钱,来辽东既然能赚钱,那管他交不交税,都无所谓。
商市的繁荣,也带动着辽东的手工作坊制造行业的发展,更为节度使衙门带来了大量的税收。
节度使衙门有钱,郡县有钱,物价安稳,边疆太平。
等到五月之时。
军队停训,学校停课,甚至官员们也都下到乡里开始帮忙抢收。
到处都是收获的景象,一家老少都在地里抢收麦子。
老妇人在家做饭,年幼的孩子在地里拾麦穗,青壮男人妇人们都在地里挥动着麦镰,马拉骡背人挑,一车车一旦旦的麦被送到打谷场上。
到处都是金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