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0小说网 www.xs30.com,最快更新隋唐大猛士 !
大秦开元四年的春天。
皇帝在地图上划了几条线,于是整个天下便围绕着这几条线开始忙碌起来。
第一条线,重新疏通南北大运河,朝廷设立了四位运河转运使,分别负责运河的河北段、河南段、淮南段以及江南段,四位转运使都有自己的转运使衙门,他们负责运河的疏通、河关的税收、堤坝的维护,还有漕运的安全。
皇帝划的第二条线,是自关中长安北,重建秦直道。当年秦始皇下令从云阳修建一条直抵河套五原郡的道路,长达七百多公里。
这条道路到此时依然还在使用,只是不少地方年久失修。
皇帝之所以第二条线划在这秦直道上,关键还在于大秦如今收复了河套之地。黄河百害,唯富一套,河套是一个塞上粮仓,要想守好北疆,这个粮仓对于大秦无比重要。
可河套虽富,却也有一个很致命的问题,那就是与关中之间,隔着一块巨大的沙漠戈壁,这块沙漠太大,穿行困难。
而如果不直接自北中向北穿越横山和北边沙漠,只能向西沿黄河东岸北上,或往东沿黄河西岸北上,但这两条路线都有一个问题,一就是要绕更远的路,二来就是沿黄河而行,尤其是东面的这条路线,会面临着东西走向的无数条河流沟谷,而以当时的这个能力,是很难不断的跨越这些河流修一条直道的。
如果要不断的绕过这些河流,那么道路将无限延长。
正是因为这种种原因,最后秦皇始下令修一条直道,直通北上抵达五原。
要翻越横山山脉,要穿过茫茫大漠,尤其是这样的直接向北,也一样要面临着越过许多山谷和河流的问题,当时的秦人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,那就是把这条路修在了子午岭的分水岭上。
沿着山脊修路,能并行十辆马车。
子午岭不低,但也并不算极高,这是一个可以修路行走的高度,同时关中的气候加上地形,使得山岭上修路相对简单一些。
最关键的一点是,如此修路,就完美的绕过了子午岭山脊两侧的那些山谷河谷,不用再填山架河,直接在山脊上穿行。
一直抵达了朔方定边县南侧,再向北进入了鄂尔多斯高原,从此一直向北在昭君坟渡过黄河,抵达后世包头一带。
这条路线,大大缩减了从关中到五原的距离,尤其是关内云阳到朔方定边这一路,皆是连绵山脉,沟谷无数,可以说这条路线,简直就是一项奇迹。
平均宽达十丈的一千五百里直道,既避过了山谷河流,同时因是修在分水岭山脊上,使得他又并不远离水源,这对于兵马行军和物资运输来说,都是极为重要的。
而后世直到近年,才修建出了一条沿着晋陕黄河大峡谷的黄河公路,可知秦直道有多了不得。
只是秦以后,对于河套的掌握并不牢固,因此使得这条直道也并没有达到秦始皇最初设计的目的。
这条道路设计,就是一条进攻之路,是联系关中与河套的。
但是秦以后,为防北边胡人沿这条路直接南下,朝廷对这条直道却是采取保守防御策略。他们联系河套,更多的还是利用代北的云中郡,以太原雁门云中为依撑,来控制河套。或者,很多时候,都是以云中来牵制防御河套的胡人。
修复秦直道的同时,皇帝还划了一条线,从灵武打通一条水路,直抵榆林郡,把整个几字形的河套地区,这一段河流相对平缓的黄河河套段,打造一条水上运输线。
黄河很多地段都无法航运,但河套一带千余里的河面上,却是适合航行的,完全可以船运。
因此修复秦直道,从关中经一千五百里直道直抵九原城的陆上通道打通同时,皇帝也把灵武到榆林的黄河航运打通。
航运打通之后,关中与河套便不再是单薄的一根线系着。
同时,一条黄河航线,还能将长安、河西、陇右、朔方、定襄这几大块紧密的联结在一起。
一千五百里直道,一千五百里水道,关陇河朔完全打通,联结一体。
皇帝划出的第三条线,便是自汉中通巴郡,再抵黔中,接云南、通广南,并与剑南相通。
这条西南大动脉,则完全是把整个西南诸道地区,给串通联结,将他们盘活一起。
皇帝划出几条线,于是整个西北和西南地区,都变成了巨大的工地。
沿处可见的造船厂,四处都是木材厂,依拖一条条的河流谷道,按照皇帝的路线,要把沿途的这些旧路联通起来。
这是大工程,西南西北诸郡,几乎全都动员了起来。
每天都有新船入水,道路上车马飞驰,一队队的奴隶被送过来,还有无数的百姓在农闲时响应官府号召,应役接受雇佣前来修路赚钱。
诸道各郡县,实行全面规划,然后分片包干的形式,大干特干。
逢山开路,遇水架桥,每隔十里一座墩堡,每二十里一座驿站,三十里必有一座兵站,五十里必有一座军堡。
这一条,一支队伍沿着初具雏形的汉黔道而来。
队伍里一个年轻人看着沿途修路的人,早已经没有了最初时的那种好奇与兴奋,他叫李三郎,又名李三宝,江南西道庐陵郡人,打小家贫,于是入商铺做了个伙计学徒。这年代的伙计学徒没后世那么简单,进了商铺要拜师傅,头三年什么也不让你学,只是打杂侍候师傅。
用师傅的话说,这就磨性子观品性,学手艺不难,但养人口难。如果这三年里,学徒不耐烦受不了,那就会被驱逐出去,根本不会传授技艺。就算过了这头三年,师傅也不是一下子把手艺传给你。
第二个三年,只教基本功,同时侍候师傅的事也不能免。等到第三个三年时,才能让你上手些简单的,第四个三年过了,能勉强算是出师了,但还得继续给师傅给铺子里做事,是没有随意跳槽一说的,甚至伙计前十年,基本上都没有薪水,能有口吃的就算不错了,逢年过节的再发点东西,就算主家大方。
如果没有隋末这场动乱,或许李三宝这辈子也就这样定性了,熬三年又三年,从学徒到伙计,然后再到管事再到掌柜,老了的时候,或许也能积攒下一小笔钱,然后回乡买点田地,安享晚年。
只是世道动乱,去年他随师傅北上到豫章郡做买卖,结果遭遇到了林士弘和沈法兴两家交战,师傅被杀死,货物被夺走,他跳江才逃的一命。后游到长江北岸,成了一个流人。
好在他运气较好,此时北方一统,相对更安稳。
而南方三藩虽奉秦国正朔,北方不南征,但三藩自己却又还是相互攻伐不断。
税赋也高,还有各种摊派,于是许多江南百姓,便都偷偷的渡江北上,对于这些南来之人,大秦朝廷向来还是比较欢迎的。